#吃饭时喝水
很多孩子喜欢边吃饭边喝点东西,老人们认为这样有助于消化;但是,也有老人说法称“吃饭时喝水对胃不好”。那么,到底是吃饭的时候喝点水润润嘴,让食物更容易下咽好呢?还是吃饭喝水会对消化造成影响呢。
我们一起来看儿科消化科专家的答案吧~~~
1、吃饭喝水会造成胃酸稀释
胃酸对于消化功能来说十分重要。吃饭时大量喝水会稀释胃液,从而影响胃的初级消化功能,引起消化不良。
2、吃饭喝水会影响胃蠕动
胃可以通过蠕动“碾压”和“研磨”食物,将其变成食糜,从而加速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。大量喝水会影响胃蠕动,从而影响消化。
3、减少咀嚼
吃饭喝水会造成咀嚼的减少,儿童的牙齿都处于发育期,有效的咀嚼能够促进颌面部骨胳和肌肉的发育,使之与萌出的恒牙相协调,有利于牙齿排列整齐。
#吃饭时这样喝水
虽然说吃饭时大量喝水确实会影响消化,但并不等于不能喝水,控制好喝水的量即可。
1、水量一小杯
用餐期间,唾液的润滑作用能帮助食物咀嚼和吞咽。如果食物比较干涩造成吞咽困难,适当辅以水、汤或粥,有利于吞咽和消化。喝水量在一小杯(100~200 mL)以内比较合适,咕嘟咕嘟大口猛喝、一次喝下300~400毫升是医生不提倡的。
2、饭前喝更好
饭前半小时喝一杯水,能喝个水饱,帮助我们控制食欲。想减肥可在饭前半小时喝点水。不过,消化功能较差或经常胃胀的老年人,最好在两餐之间喝水。
#喝水要限量
除了吃饭的时候,这几种情况下一定要控制饮水量:
(1)胃肠道疾病
喝水过多,胃酸被过多稀释,肠道负担加重,可能会加重腹痛、呕吐、腹胀等不适症状。
(2)高血压
血管如同水管,水多,水管压力就高。如果一次性大量饮水或喝水过多,血液中水分增多,就会像水管一样,迫使血压升高。
(3)心脏疾病
喝水过多,心脏就不得不加大输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,有可能会引起胸闷等不适症状。尤其是心衰患者,每天饮水量一般不能超过1.5升。
(4)肾脏疾病
肾脏是完成体液代谢的重要器官,它可以过滤出好的成分留在体内,过滤出坏的成分,使其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。肾功能不好的人,要遵医嘱控喝水量。
(5)肝脏疾病
肝功能受损,代谢能力变弱,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,常造成腹水(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积聚),喝水过多会加重水肿、肚胀等症状。
(6)急性胆囊炎
进食和饮水可使胆囊收缩,饮水量太大,会使胆囊收缩频率增加,加重疼痛症状。
#注意事项
以上几种情况,最好不要一次大量饮水,建议少量多次喝水,每次200毫升左右,一天6~8杯水。
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,安全卫生且不含能量,不会对糖尿病、超重等慢病造成进一步风险。